《联合早报-- 四方八面》 2006年11月27日
看了彦廷的年中华文考试成绩后,我可以肯定地说:人是没有语言这个基因的,所以也不会有遗传的可能。
我自认华文根底还不错,但偏偏儿子的华文程度相对是低得令人咋舌,叫我惭愧汗颜,更让我冲动的想学电影《小孩不笨》的那个妈妈,嘱咐儿子别跟人说他妈妈是谁。毕竟,儿子不能好好掌握自己的母语,做母亲的应该负起最大责任——不然为什么又叫母语呢?
友仁是马国华人,因为环境因素,对华文的认识只限于简单口语。而我们当初贪图沟通上方便,在家则选择用英语交谈,两个孩子相继出世后也没有做策略性的改变,所以孩子跟着我们讲英语,阅读英文报章,看英语电视节目。也许是女孩子生下来就对语言比较有天赋,彦妤语文掌握能力强,中英文都行,所以我们就疏于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直到彦廷上了三年级华文成绩似乎快撑不下去时,我才开始紧张。
我把孩子送到华语文补习学校,但单靠补习也是不行的。最主要我发现儿子对华文没有语感,因此对华文语法的运用非常吃力。对语文掌握一定要培养感觉:有语感,对词语用法的对或错反应就会很快,也可以毫不思索的就能造出句子,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有语感,文字就像是生了一对翅膀,一碰触到灵感的空间就能够展翅飞翔。反观,没有语感,华文字只能是死板板的方块字,硬凑在一块儿,念起来都累人。
所以,下半年我和儿子决定一起努力培养语感。我们尽量用华语交谈,有时候他会因为不晓得如何用华语表达某事物,而赌气不跟我说话,或是趁我不注意,想用英语瞒过去。但我总是非常坚持,要他把事情用华语从头说一遍,为此我们母子俩难免会争得面红耳赤。另外,我写文章的时候,一有机会就把他写进去,然后要他阅读,让他知道他所做或说过的一件简单的事,通过写出来的华文文字,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当然,学校作业和买回来的补充作业还是要做,但我们用更多的时间来更正和解释错误,因为华文文法跟英文不同,惯用英语的孩子要有加倍耐性和毅力,才能把英文式的华文纠正过来。有时看他做作业因错得太多了而气呼呼抛下笔,但随后又把笔捡起来重做,我不禁心疼。
还好,人虽然没有语言这个基因,但是俗语“勤能补拙”还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语感也是可以通过恒心培养出来的。彦廷年尾华文考试大有进步,我真感欣慰!
蓝璐璐
11.11.06
====================================================
我想...
年终看到儿子的华文成绩,我真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我们两个都同意,学习华文不能够松懈,必须再接再厉才可以。
我们现在开始一起看《我报》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