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二月 21, 2011

《蝴蝶效应》新书发布与分享会 - 2011年2月19日

谢谢出席《蝴蝶效应》新书的发布与分享会的朋友与读者,谢谢我美丽大方的司仪兼主持宜平,也要感谢玲子传媒的思齐与德楠,和国家图书馆的Peter, 让我在一个美丽下午,在美丽的Pod (即国家图书馆16楼顶层),与大家分享我的写作心得。

现与大家分享当天现场的几张照片。


与司仪宜平合照



在发布会前与宜平进行讨论


国大企管学院中文校友会校友前来给我打气、支持。
左起:会长锺腾芳博士、我、孔采想女士、白振才先生


《蝴蝶效应》-- 挥翅的影响


解释书名的由来


分享会现场场面

帮我书写序的学枫分享


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希尼尔
 
现场读者发问问题


为读者签名


 全家福(另加上我爸爸以前工作时的上司许统义夫妇(左两位))


 校友翟湘明女士带了其女儿前来支持



 为读者签名


 与SIM校友会代表合影



 与小学同学合影

 与玲子传媒的德楠和思齐合影



 兴奋的读者(谢谢你:-))



 与国大企管学院一些校友和工作人员合影



家人与司仪宜平合影

星期三, 二月 16, 2011

《蝴蝶效应》后记

《联合早报 -- 四方八面》2011年2月16日

这是我第二次出版与我学术专业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第一本《情怀集》于1987年由当年的华中初级学院出版,属于华初文丛第18集单行本。

事隔20多年才推出第二本。只因大学毕业后投入社会工作,也为人妻、母,自然写作的时间就相应少了。近期是因为为早报《四方八面》的《天平秤》一栏,每隔一二个星期就必须“挤出”一篇文章。就如玲子的得楠所说,专栏作家就像是养在农场里的母鸡,时间到了就要下蛋,这样子我也累积了百多篇500-800字的“蛋”(小品文)。这本书则收录了其中的95篇文章。

在决定书名的时候,我思考了许久。我早期为《天平秤》写稿的时候,刚离开律师事务所,因此写的较多是行业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十年后重新为《天平秤》执笔时,觉得自己应该多运用本身的专业知识,与读者分享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哲理,让大家在阅读我的文章之余,也能跟我一同探索法律的奥妙。虽不是每篇文章我都能做到这点(因为要让严肃的法律课题生活化,有时取角还真不容易),但篇篇小文章都注入了我无限心思,尽可能以理性的角度来探讨一些感性的话题。所以书命名为《蝴蝶效应》,除了是书里一篇文章的题目外,我也希望能像挥翅带动连锁效应的蝴蝶,在与大家一起追求人生真善美的过程中,尽一分力量。

与《情怀集》一样,这本《蝴蝶效应》能够顺利出版,首先还是要感谢我双亲,尤其是我母亲。是她每次不辞劳苦把文章一一从报章上剪下收集起来,如今我才有非常完整的写作记录。

其次感谢好友学枫在百忙中抽空帮我写序。他对我的缪赞,让我脸红了好一阵子。也要感谢作协会长希尼尔和莱佛士女中高级华文部陈美玲老师的鼓励和协助。更要谢谢早报《四方八面》的编辑们。

还要感谢先生友仁的支持:他虽看不懂我的文章,但仍以我为豪。也要谢谢孩子们彦妤及彦廷:他们不只是很多篇文章的灵感来源,这次为了出书还主动帮我打出一部分的旧稿。

再次以此书致给每一位爱护我的人。

===========================================
我想...

这星期六是《蝴蝶效应》这本书的发布会。朋友问我有没有作宣传,我说没有,但商学院的几位课程经理和同事们都帮我通过“面书”(Facebook) 发通知给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们(只可惜他们很多都不在国内),到时就只好看看这种“面书”网络有多强的游说力度了。


老实说,我从来都没有举行过新书发布会,所以虽然准备了一点东西,但还是会有点战战兢兢,不知道到时场面会是怎么样的。也担心若无人出席怎么办?友仁打趣跟我说,若无人就不需要开工,我们就到附近的瑞记吃鸡饭好了。看到他一点都不害怕,想到的也只是吃, 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好紧张了:-)

星期二, 二月 08, 2011

《蝴蝶效应》新书发布与分享会

这是《蝴蝶效应》发布会的消息。

日期是2月19日(即下星期六),时间是下午3点,地点是国家图书馆16楼活动大厅。

希望大家能前来给我支持!


阖家共乐

《联合早报-- 四方八面》2011年2月2日

去年我在文章《一生缘》内透露了我即将搬家,过后有读者和朋友联络我,向我了解状况。除了祝贺我乔迁之喜外,更让他们好奇的,是我们如何度过三代九口(包括我的帮佣)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日子。

这要重头说起。

我和友仁都来自小家庭,在各自家里排行最大。虽然我们很蒙恩,两边的爸爸妈妈在本地或马国(友仁父母是马国人)都有自己的住宿,生活很写意,但我俩比较贪心。除了奉养四位长辈外,我们也期许有朝一日能在我们的住所内,为他们各自设一个房间,邀他们与我们共住,让大家享受最完整的天伦之乐。只不过我国土地稀少,我俩资金更有限,所以三代同堂的建议一直只处于梦想阶段。

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危难,却是我们的机会。在理财方面我和友仁都属保守派,向来只做定期储蓄和只买自己的住宿,这次竟傻福般的逃过此金融浩劫,更在机缘巧合下买了一所房子。我们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扩建,在底层增添了两个房间后,终于在去年十一月中旬搬入新家。

底层的新房主要为两家爸妈而设。房间内除了橱床外,都各自有浴室,还有一台配好电缆电视和激光片播放器的电视机。另外,两房都有直通向外面的门,方便长辈们出入。夹在这两房间之中则是两排高高的书柜,布满了我们的藏书,右边的饭厅就是我们家的枢纽中心。

硬体是不错,软件呢?四位长辈现在行动上都还自如,所以爸妈们暂时还两边住:我爸妈是周日一至五住我家,周末回到他们的组屋,到附近的教堂做礼拜;从马国过来的家翁婆刚与我们共度了圣诞与新年。九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家婆主管厨房,女佣是她的助理,我妈负责打理家里和小花园;两位爸爸若不是闲聊,就是看创新科技“天鹰”播放器的邵氏老影片,在讨论到底是狄龙还是尔冬升比较有大侠风范之余,也重温旧梦。

我们一家四口则扮演“咖喱菲”的角色:长辈打麻将不够人手,我和友仁随时顶上成一脚;家婆做糕饼需要人帮她擀面粉,儿子便成了厨房小师傅;大家休息时想听音乐,女儿就又钢琴又吉他的露两手,乐得四老喜滋滋。

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有四宝,福气漫溢,怎能不感恩?


蓝璐璐

28.12.2010

===========================================
我想...
 
这几天过年实在太忙了,都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 所以拖到现在才把这篇文章播上来,不好意思!
 
不过,今年的新年也过得蛮有意义的。这是我们在新家迎接的第一个新春,也乘这长长的假期与几位旧同学(甚至是小学同学!)和多年没联络的朋友叙旧,因此虽然忙碌, 但心情愉快!彦妤及彦廷也很“合作”, 当访客带孩子到我们家,这两个小瓜也会自动招待小朋友,令我感到很欣慰。

这次最大遗憾就是家翁家婆不能到来与我们共度新春。因为友仁在大年初一前两天才从国外公干回国, 我们赶不回到马国,而家翁家婆才刚从我们这里返太平,觉得再坐12小时的火车路程回来新加坡很不可思议,所以这次就只有通通电话而已,真是美中不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