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十月 14, 2010

学校文化

《联合早报 -- 四方八面》 2010年10月13日

英华自主学校的校长王德进博士日前突然宣告卸任,各媒体都关注他离职原因,但引起我注意的却是海峡时报一则介绍王校长在任这16年来主要事迹的报道。

报道讲述王校长当年在英华中学从副校长被提升为的校长时,也是备受争议。原因是王校长中学毕业于莱佛士书院,而此校向来在会考成绩和体育竞赛方面,与当年齐名的英华中学是“死对头”,因此好些校友曾提出抗议,害怕王校长的背景与学校文化起冲突,有的甚至写信给校董,要求他们改选校长。幸好,当年校董们很理智的分析王校长的资历,认为他是当校长的最佳人选。最后,王校长不负所望,为英华自主学校作出了很大贡献。

这故事对外地人来说可能很不可思议,但受过新加坡教育的人,就会明白学校文化在我国社会和人际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学校文化,简单的说,就是一间学校长期因其学生背景和学习取向,导成的特别风格和模式,让外人对此校的学生有一种固定的看法。而对校友来说,学校文化却是让校友心系母校的重要牵绊。

在新加坡,应属初中学校的学校文化最浓郁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新加坡很多中学的历史都比较悠久,像莱佛士女校、美以美等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各校也有它独特的学校文化,尤其是纯男或女校,校风差异更为明显;二是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在他中学时期就形成的,因此学校文化可以影响他日后对事物的看法,让别人从他的举止和处世态度,甚至是选择的职业和生活圈子,猜测得出他是来自哪间中学的学生。

在念书时倒不觉察学校文化对我的影响,一直到出来社会工作时,有时还来不及做自我介绍,同事和朋友们就可以从我的谈吐、和我做事的态度,判断我中学念哪间学校。初时我还有点讶异,后来仔细察看其他本地同事,确实有些学校校友的特征,还是蛮鲜明的。

记得有位同事曾跟我开玩笑说:看你认真样子就知道你是来自XX女中了。我当时对此话没放在心上,也没问他如何断定我的学校。后来女儿上了母校念书,我也加入了母校的校友会为学校服务。从女儿和她的同学,以及与我共事的学姐们身上,我看到熟悉的影子,也终于了解到当年同事看到什么了。

这,我想,就是学校文化引起的共鸣了。


蓝璐璐
11.10.10

====================================================
我想...

我想学校文化较盛的时期应该是70-80年代,那时不只有纯男、女校,还有纯英校和纯华校。各校文化很鲜明,多姿多彩。一讲到南洋女中,脑里浮现的景象就是很勤劳、很朴实、头发很短的女生,而说新加坡女子中学,印象中那里的学生都很漂亮、有气质,她们的轻便海蓝色的校服,也让我们这些必须一次穿两层校服(白衣加上深蓝色带护胸围裙 - pinafore)的人羡慕到半死。
 
男校呢?莱佛士书院的男生大半都具很重的书卷气,在候车亭或巴士车上总是捧着看书,身上的白色校服似乎永远比别男校学生所穿的校服洁白;英华中学男生较英气,看上去也较阳光。公教呢?总觉得他们校服上的纽扣好像太多了...
 
现在没有英校、华校之分,而很多历史较久的中学校都成了直通高中、初级学院的混合学校,学校之间就少了"O"  水准考试所引起的排名竞争。这本意是好,但各校学生可能就因此变得太均一,学校文化也跟着薄弱、淡化了,让人感到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