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一月 29, 2007

剑桥的苹果树

《联合早报-- 四方八面》2007 1月29日
如果你问我居住在剑桥的那一段日子最怀念的是什么,我的答案可能会令你吓一跳。其实,我常惦记的并不是那些古老庄严的校舍,也不是那条让徐志摩梦魂萦绕的康河, 而是那棵生长在我宿舍外草坪上的苹果树。

那棵苹果树不怎么起眼,叶子也不很茂盛;但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心里却有一股说不出的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初到剑桥的时候刚好是入秋,天气转凉,再加上我身在异乡,人地生疏,又被学校分配到小小的阁楼居住,心情并不怎么好。而唯一使我感到安慰的,就是从阁楼窗户望出去如诗如画的风景,远处看得到秀丽的康河,和绿树成荫的河岸,但靠我窗户最近的就是这棵树了。那树当时有点凋零,看上去似乎比我还凄凉,瞬间让我感到有了一个伴,也给凉凉的秋添上了一份暖意。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后来还是艾丽夏跟我说的。高高的艾丽夏来自德国,是我第一位认识的室友。第一次见面也是她先来敲我的门,一进门看到了我窗外的那棵树,然后就问:“你知不知道你这里有棵道地的苹果树?”我当然不知道,我之前根本就没有见过真的苹果树,但也有点吃惊曾叱咤世界的英国帝国, 居然长得出有小家子气感觉的苹果树。不用说,我们接下来的话题自然环绕在什么国家的苹果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后来我发现,国家并没有关系,而差异的乃是苹果品种)。

到了冬天苹果树变得光秃秃,天气也更冷了。我有点担心苹果树的安危,所以在房间里温习功课时,也时不时地向窗外望去。有一晚看到点点不明物体从天降落在树上,不似雨滴,细看下竟然是初雪!隔天早上我把住在我楼下的西班牙邻居爱波提娜叫醒,要她陪我体验第一次遇雪的感受。幸好西班牙也不常下雪,所以她不介意陪我看白白的苹果树,和逛剑桥雪景(若是艾丽夏肯定会臭骂我一顿)。当时的兴奋和感动我还记得,也让我至今看到雪景总想起温柔的爱波提娜。

春夏时苹果树长得就比较体面了。绿油油的叶子,配上朵朵小白花,还有青青的小果实,煞是好看。住在隔壁希腊籍的卡蒂亚见我总看着树却不敢摘苹果,二话不说就帮我爬上树,摘下几颗让我尝尝。苹果并不怎么甜,但更甜美的是那份炙热的友情,还有当时卡蒂亚那一头在风中飘逸如火一般的红色长发。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我为什么总对那棵苹果树怀念不已。因为它勾起的不单单是我在剑桥与树共度四季的回忆,还有我对那三位挚友的深深思念。



蓝璐璐
25.1.07


===========================================

我想...

剑桥那段日子虽只是短短一年,却是多姿多彩,结识到的朋友也来自世界多处地方,各有风采,有的国民意识强,有的个性豪迈,还有的温柔委婉。但无论她们来自哪个地方,都非常热情,国际之异真的不是友情的障碍。



与高高的艾丽夏和热情的卡蒂亚合照 -- 背景乃康河






与温柔的爱波提娜和她的未婚夫合照






秋天的苹果树(叶子泛着金黄色的那棵)






那年剑桥雪景(后面为圣约翰学院 -- St John's College)


星期一, 一月 22, 2007

董事?懂事?

《联合早报 -- 四方八面》 2007年1月22日

看到NKF新董事局起诉旧董事民事一案这几天的演变,令人既感慨,又有点悲伤。感慨的是有些人虽身为一间大型机构的董事,却还不是十分了解自己的法律责任;悲伤则是这些董事大多是义务性质,出发点本是不容置疑的,现在却落得如此狼狈,怎不让人感到惋惜。

这使我想起一些有关董事失责被起诉的案例。很都时候,与其说是他们蓄意欺骗,倒不如说是他们对董事责任模糊,不知道那些事情是可以或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基本来说,公司运作的方式就是:股东做金钱上的投资,然后选任董事来监督和确保这笔投资,能够为股东赚取最大的回报。虽然公司在操作方面必须聘请专业管理人员,但是直接向股东汇报和负责任的是董事局。换句话,如果公司经营不当,董事局有责任考虑是否要更换管理班子,尤其是管理层的领导—执行理事长;相反的,倘若公司赚钱,董事局就要商量如何给予管理层适当(但不是夸张)的奖赏。如果董事失责,股东就有权向董事追究。

这理论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就是一环(股东)管一环(董事局), 然后由这一环再带领另一环(执行理事长)和下一环 (管理层)。环环相扣,既让上环对下环起监督作用,下环也可以尽最大能力来实现上环的投资目标。操作好的话,大家都得益。可惜的是,环环相扣能不能发挥它的效力,主要看每一环懂不懂得,和遵不遵守游戏规则。

当然市场上有许多爱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就像是小孩玩捉迷藏,应该蒙眼数到十,他却要偷窥别人藏在那里,以便抢先一步,若被发现不但被判出局,也浪费了其他人的时间和金钱。但有更多人是连游戏规则都不晓得,就贸贸然的加入游戏之中,到头来没有把角色扮好,不只没有抓到坏人,反而让游戏进行到一半就被裁判喊停,害人累己,自己也可能被套上好心做了坏事的悲哀下场。

不可否认,以前董事一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犹如公司里高贵的花瓶,名堂好听好看,但没有什么实际事务,不外就是盖盖橡皮图章,公司年报内附上个漂亮照片而已; 更何况身为营利组织的董事,还可领取一笔可观的董事费,怎么不让人心动。但随着公司组织日渐复杂,董事责任之重大是越来越显著,不懂事的董事不再是一个好的借口。

套用一句老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还没挂上董事衔头前,应该先熟读自己在游戏里扮演的角色,如果没有把握把游戏玩好,就等到了解规则后,再加入下一场吧。

蓝璐璐
18.1.07

=======================================

我想...

有时候想,很多行业都有专业资格要求, 譬如美容师、美发师、电技师、老师等,但法律对掌管公司营业方向、资源分配的董事(除了审计委员会的董事),却没有什么太高的专业资格要求,的确是有点吊诡。

但这个现象近年来随着各国市场公司治理的意识逐渐提高,会有所改善。NKF一案会不会成为提高董事资格要求的分水岭,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星期一, 一月 15, 2007

圆圈圈的幸福

《联合早报 -- 四方八面》2007年1月15日

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说,我的幸福是圆圈圈的。

我从不知道幸福也有形状,所以很好奇的追问她这是什么意思。“你喜欢在你四周围画一个圆圈,享受圈内的幸福,而圈外所发生的事情都不会影响你的心情。”

我初听时有点迷惑,后来仔细想想,很感激她,因为她一句话就道出了我的人生哲学。的确,从小我就是一个喜欢把自己的幸福圈起来,然后自得其乐的人。

小时候爸爸是个小公务员,薪水虽不高,但加上晚上替人补习,也能养活我们一家五口,所以幸福。妈妈让我学琴,家里虽买不起自己的钢琴,但能够到邻居家练习,所以很幸福。后来爸爸想把省吃俭用投资于银会公司(记得当时就叫詹梅尼银会)的钱标出来,为我买一架钢琴,怎知负责人卷款逃跑,银会倒了,我的钢琴课停了,但促成我开始以写作赚取零用钱的机缘,所以也幸福。我没有什么长处,幸好最拿手就是读书,一路上有大大小小的奖学金支助我,连到非常向往、但学费很昂贵的英国剑桥都是人家出钱让我读的,我怎么不幸福呢?

长大后有工作做,结婚后有女有子,弟妹有自己快乐的家庭,双亲尚康健让我奉养,不是幸福是什么?

当然,其中也有不幸福的事情。例如,当年银会倒了,我们全家都必须缩紧腰带,两餐并一餐的过日子;童年我没有什么玩具,只能自己动手做纸娃娃来玩 (此时回想起来其实也蛮好玩的) ;念书很苦,也有栽跟斗的时候 …

不过,我会画个圆圈圈,把幸福都圈起来,不幸福则留在圈外。纵然遇到生活上的惊涛骇浪,我圆圈圈内的幸福都能够帮我挡风遮雨,使我不至于生病感冒。

我的幸福圆圈圈有伸缩性,可变大,也能缩小。碰到美好的事物时它就会膨胀,遇到坎坷的时候它也许变小,但储存的幸福脂肪总能够保温,令我心灵暖呼呼,不感寒冷。

我的圆圈圈不只圈住我,也把我所爱和遇见的人都圈进来,大家热闹哄哄,不会孤独寂寞。

最重要的一点:我的圆圈圈又耐又牢,同时也简单、轻便、容易携带;无论我走到世界哪一个角落,渡过了多少岁月,圆圈圈的幸福都会跟随着我,不弃不离。

幸福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也是可以有形状。我的幸福是圆圈圈的,你的呢?


蓝璐璐
6.1.07

=======================================

我想...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或是成天想找幸福的踪迹。其实只要想想,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唾手可得,每个人都可以有个幸福的圆圈圈。

星期日, 一月 14, 2007

NKF案法律背景解码

早报星期天《新闻》第八版 2007 年1月14日

NKF新董事局起诉前董事对公司失责的民事一案,从诉方律师犀利的开场白,到焦点人物杜莱突然宣布放弃抗辩,案情曲折,错综复杂,每天的听审过程都犹如一部大型连续剧那么引人入胜。

相信很多读者对案情发展都深感兴趣,却又对法律程序不太了解,本报邀请了国大企业治理和财务报告中心副主任蓝璐璐撰写一些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给读者作参考。

问: NKF不是非营利的公益机构吗? 为什么会有设董事局呢?
答: 非营利公益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法律形式来成立,而NKF是以担保有限公司的形式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向公司注册局申请注册成立的,因 此受新加坡公司法令 (Companies Act) 管辖,也必须设立董事局。

问: 担保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与普通股份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的 董事局相比,在法律义务上,有没有什么不同?
答: 没有。这两种公司在业务上也许会有些不同,但在公司法令下,董事对公司 的法律责任不会因此而异。另外,诉方律师还在庭上提出一个新颖的论点: 身为非营利公益机构的董事,掌管着大批公众的捐款,在法律下应该比营利 组织的董事局,具更高的法律责任要求。

问: 身为公司董事有哪些责任?
答: 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及对公司营业方向起领导和策划作用。主要法律责任就 是要诚恳、谨慎的为公司谋福利,不得背信或公饱私囊,不得未经董事局批 准就私下与公司交易,也不得与公司有利益冲突。若违反,必须补偿公司因 董事失责所蒙受的损失。同时,有关董事也要把在有关交易下所赚取的利 润,交还给公司。另外,公司注册局与检察署可以基于判决采取相关行动, 包括罚款,甚至刑事诉讼。

问: 四位董事答辩人当中,其中一位在案情揭发前已离职,还需要承担董事责任 吗?
答: 所有董事都必须对他/她在公司董事任期间的行为负责,即使已经离职也不 例外。

问: 杜莱只是公司执行理事长 (CEO) ?为什么也要承担董事责任?
答: 公司法令“董事”一词定义除了正规委任的董事外,也包括了所谓的“影子 董事”,即名义上不是董事,但在暗地里操纵董事局的人。影子董事对公司 的法律责任与正规董事若同。杜莱是否是影子董事得由原告来证明,本是此 案关键之一,不过现在杜莱已放弃抗辩,表示他承认此点。


问: 为什么这是民事诉讼, 而不是刑事案呢?
答: 董事失责,主要受影响的是公司,因此是由公司(通过新董事局代表)以民 事起诉。

问: 此案除了诉方NKF和五名答辩人(包括一名印籍商人)外,也有旧NKF董 事局其余的四名董事,他们则被列为第三造(third party)。到底第三造在民事 诉讼里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答: 第三造不是诉方主要起诉的对象,而是由答辩人向法庭申请,把他们纳入此 案。这种情况出现在当答辩人认为除了他/他们之外,还有其他当事人也应 该对争议负责。如果答辩人败诉而被判要赔偿诉方,答辩人可以要求第三造 与他分担数额。在公司法下,董事局是以集体形式 (collective decision) 为公 司作决策的,除非个别董事能够证明他因故没有参与有关决策,不然必须为 董事局的行为负责。

问: 杜莱现已放弃抗辩,这是什么意思?
答: 当民事诉讼已开始,而答辩人决定放弃抗辩时,就表示被告输了,现在双方 要达成协议的就是赔偿数额。而对于另外一名缺席的印籍答辩人,诉方可以 向法庭申请缺席判决 (default judgment)。

问: 这对此案的今后发展会如何?
答: 通常答辩人放弃抗辩, 法庭判诉方胜诉,案子就结束了(损害估计可以另 外听审)。但是此案牵涉到其他答辩人,除非剩余的答辩人也同意和解,不 然诉方还是有权继续向其他答辩人追讨责任。而其他答辩人在提出的辩辞中,也必须把杜莱已诉输的情况考虑在内。只不过今后在举证方面,除非是 与其他答辩人的案情有关,诉方律师就不能再提出只针对杜莱责任的证据。 但杜莱可能还是会以任何一方证人的形式,被法庭召见出庭供证。

问: NKF一案除了民事诉讼,还会有刑事提控吗?
答: 有的。杜莱和相关人士在去年已经被提控。相信民事案解决之后,刑事审讯 就会开锣了。

问: 民事诉讼和刑事提控分别在哪里?
答: 刑事提控要保护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民众的利益,所以是由主控官(Public Prosecutor)提控。而且刑事提控要达到的判决结果与民事诉讼不一样,以罚款、坐牢为主。

另外,民事证据过程和要求都比刑事的简单,只要诉方在举证时,证明其证据的可信度高于答辩人的证据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就能获胜。不像刑事提控,由于涉及到被告的人身自由,甚至是生死问题,所以举证标准比较高,控方必须能够排除合理的怀疑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才能成功。

因此,很多时候控方在还未掌握所有证据前,是不会随意要求法庭开审的。因为一旦控方败诉,除非上诉成功,不然控方日后就不可以根据同一事件,对被告提出相同的控状,这种现象叫做既判力(res judicata),也就是法庭终审判决对当事人有约束力。民事诉讼也有同样的概念。

还有,民事诉讼可以庭外和解,但是刑事提控当事人和被告不可以私下解决之间的纷争。除非是总检察署同意撤销或修改控状,不然只能认罪,或者就否认有罪,等着出庭,接受审判和抗辩到底。


============================================

我想...

本来是为了明天的《天平秤》写的一篇文章 (800字),后来接到早报采访部要求,变成一篇2000字的专题,就成了这个样子了。明天的专栏只好顶上一早写好的《圆圈圈的幸福》。

看到NKF一案在短短几天180度的变化,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世事真的是很难预料 ....


星期一, 一月 08, 2007

蝴蝶效应

《 联合早报 -- 四方八面》2007年1月8日

最近看了美国一本畅销书《怪异经济学》(Freakonomics),作者对美国现今一些社会现象作因果的分析。其中,他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论点:美国犯罪率自1995年高峰期过后,突然下降,不是因为经济好转,或是警察素质提高,而是与1973年一起著名的官司有关。

在这起案子Roe v Wade ,一名21岁隐名的女子(美国法庭一般都把不列名或身份不明的女子称为Jane Roe 或 Jane Doe)于1970年向法庭要求,允许她在当时尚把堕胎列为非法罪行的德州,打掉腹中的孩子。她酗酒,并嗜毒;没受过教育,也无业;曾生过两个孩子,都让人领养, 所以她不愿再生下一个她不要的孩子。她的情况被当时积极争取政府将堕胎合法化的组织知道,便资助她向法庭情愿,与市政府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官司。官司打了三年之久,孩子都出世被人领养去了,最终等到法庭判她胜诉:即成龄女子有权自由选择要不要生下腹中的孩子。这判决后来成为美国所有州通过堕胎法令的奠基石。

但故事还没结束。作者发现接下来一年内美国有75万名女子选择合法堕胎,1994年则是合法堕胎后生出来的孩子步入青少年期。得到的结论就是:由于出生于不良环境家庭的孩子减少,所以犯罪率跟着下降。

以前念书时也读过Roe v Wade, 但从未想要把一起堕胎案和20年后的犯罪率挂钩起来。作者的理论虽没有很正统的数据支撑,却不无道理。翻开报章看,与犯罪扯上关系的人,多数儿时家庭环境都恶劣。此外,还未出世就被母亲想遗弃的孩子,长大后又怎么懂得去爱护这个社会呢?只不过事情从后面来看很清楚,当时恐怕没人会推算到这么远。

这就是像巴西挥动翅膀的蝴蝶对风行的影响,甚至是纽西兰打嗝和放屁的牛只所产生的温室现象:不要轻视小事件,因为它很可能就是整个系统成败的起因。最担心就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他某行为的严重性,而事情一旦启动,不良后果就像是缺了口的水坝,汹涌夺出,怎么挡都档不了。例如在印尼农场点燃第一把火的农民,很难跟他解释他就是东南亚每年十月烟雾的罪魁祸首,而大家为了这把火要做的补救工作,竟是如此的劳民伤财。

我们不可能阻止所有事情的发生,但至少能够常扪心自问:我是否在有限范围内,尽可能顾及到我言行举止对四周人的影响,避免做了像蝴蝶挥翅的连环效应?更有没有认真对待一切所赋予的责任?

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今晚我们大家都可以安心入眠了。

蓝璐璐
11.12.06

=================================================

我想 ...

一向都对“蝴蝶效应”这个名词感到不可思议。这么美的词,但是要反映的通常是不好的后果。

以前总觉得这种效应好像太过牵强,有点把事情夸大的感觉,但是后来想想,其实这就是因果关系拉得比较长的解释-- 不管拉多长,过了多少时间和跨过多少地理障碍, 我们都是属于一个世界大系统,和同一个空间的人,因此另外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多多少少都会有微波效果。

只不过随着地球因科技发达变小,天灾人祸的范围变大,我们大家需要承受彼此行为所带来后果的机会, 是越来越多了。

星期三, 一月 03, 2007

曾经拥有

《联合早报-- 四方八面》2007年1月1日

那次在圣诞午餐上我认识了C, 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子。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配上如瀑的秀发,使原本就漂亮的她更增添几许妩媚。C 带了一个六岁的女儿,也继承了她妈妈美丽的基因,母女俩就像是从某杂志里踏出来的模特儿,让人赏心悦目。

C在一间小学执教,说起来我们算是同行。也许就这个原因,短短几分钟的介绍后,我们竟一见如故,无所不谈。想不到C年纪看上去尚轻,却也当了十年的老师, 更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她在五年前就离了婚,是个单亲妈妈。

看出我的诧异和满眼怜惜的目光,C淡淡的笑了笑,然后娓娓道出她短暂却风雨不断的婚姻。是一个典型痴情女子遇上花心郎的故事,有过一段羡煞旁人的追求过程,但没有童话一般的结尾。丈夫婚后搭上有夫之妇,最后四个人牺牲两段婚姻来成全两个人的幸福。与我分手前C幽幽的说了一句话:“我的恋爱过程蛮甜蜜的,有时想想,真的是曾经拥有,即使是没有天长地久又何妨呢?”

C的这番话使我突然忆起多年前一个经典的手表广告,主角是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周润发和尚默默无闻的吴倩莲。广告里两人新婚燕尔,男的是战斗飞机师,动荡年代,不得不离开爱妻上战场,临别前送了妻子一只背面刻上“天长地久”四个字的腕表。最后妻子在铁丝网外目送丈夫上飞机,明白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看着他的容颜,回想起恩爱和承诺,往事如昨,恍如梦中。接着就是这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那时很多人就曾为这句浪漫的话心醉,也把它诠释成即使是没有长长久久的爱情,曾有一段轰轰烈烈的故事就应该心满意足了。

我却不以为然。

事实上“曾经拥有”不是一个理想现象,而是一个委曲求全、不得已的情况。谁不渴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谁又只甘心于曾经拥有呢?C不要,我相信广告里的吴倩莲也不要。吴倩莲没得选择,但是C起初是可以选的呀!C也承认婚前知道男友常招蜂引蝶,但她享受动人的爱情,选择对他的不专情视而不见,最后落得伤心的下场。

很多人也跟C 一样,明知道对方不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却将自己的双目蒙起来,希望能够与命运赌一把,怎知输得可怜,到头来再说曾经拥有又有何用呢?要是当初横下心不要这个曾经拥有,可能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碰到一个更好的人也说不定。所以,不要贪婪曾经拥有,要追求的应该是天长地久,若不能,干脆不要!

蓝璐璐
26.12.06

==================================================

我想...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C这个朋友惋惜。

条件这么好,但是遇人不淑。她也后悔当初对男友的执著,一片真心换来的却是负心,令人心痛。

作为朋友,我只能祈求她早日遇到一个好的如意郎君,好好帮她寻回失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