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四方八面》 2010年8月18日
昨天看到报章上公布的今年总统奖学金得主名单,发现其中有一位竟然是我中学同学的大儿子。
我传简讯祝贺她,她过后也回了我一则简讯:感谢上帝,让我没有白费我多年对儿子的唠叨!
短短的一句话,除了有掩不住的欣喜之外,更多是心疼和安慰!
同学的话的确道出了一个做母亲的矛盾:那就是害怕因对子女无尽的关爱和呵护,会体现成令孩子们厌恶心烦的唠叨。
我小的时候曾认为,一个人会唠叨,是因为她/他个性生成便是如此,或是环境因素使到她/他觉得事情多讲几遍,才会取得效果。那时虽知道妈妈成天呶呶不休是因为爱我们,但以为她可能天生是一个比较容易担忧的人,或是因为她是名家庭主妇,生活圈子永远围绕着孩子和丈夫,才会总怕我们忘这个、掉那个的。
长大以后结了婚有了孩子,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也开始养成了絮叨的习惯;即使我不是家庭主妇,生活上除了家庭还有事业,但为人之母的我还是逃不掉成为孩子们眼里啰嗦妈妈的“命运”。而对孩子来说,妈妈又似乎比爸爸更容易被冠上唠叨的字眼。
后来了解,这其实是个极痛苦又矛盾的心态,明知孩子们受不了唠叨的关爱,做母亲的却是制止不了母性与生俱来的那股心中想要包容、替孩子接受一切苦难的力量。因此下雨天习惯要叨记得带伞,测验考试习惯要叨答案多查几遍,跟朋友出去时习惯要叨过马路小心… 虽然在每一个唠叨里,都盛满了对孩子成长健康的期盼、和对他未来前途的祈祷, 但过重的爱意有时也会变成枷锁,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仔细的想想,这矛盾是可以处理的。唠叨可分成有建设性和习惯性的,孩子小的时候,有些基本知识, 如个人安危,是应该通过习惯性的唠叨来传授的。但随着孩子渐渐成长,唠叨是能够变成一本教导孩子如何迈向人生道路的指南。因此,建设性的唠叨,就是那些汇集了我们从失败和成功中所获取的人生经验,在适当之时与孩子分享的话语。每一次分享,即使是要表达曾说过的忠告,若能够避免重复用同样的句子,就能够掩盖唠叨,让孩子不觉察,或是不认为烦闷。
这样一来,唠叨也就会变成串串包含了浓浓亲情和关爱的智慧珍珠了。
蓝璐璐
17.8.10
======================================================
我想...
同学的儿子小时候蛮可爱的,但好动又顽皮,没想到长大后得总统奖学金。除了替做母亲的她深感高兴之外,也觉得这对我们几个跟她比较熟的朋友是一种鼓励。
我们几个家中都有男孩子、女孩子, 同学早婚,她的儿子在我们这一群内算是年龄比较大的。大家都一致赞成,女孩一向乖巧,儿子却常是心中的一块痛,不过看到同学的儿子长大后不止定性许多,成绩和课外活动都异常优秀,我们对自己的儿子就有多点信心了 :-)
同学的三个孩子都不错,前几年她的女儿还是小六会考的全国状元!所以同学儿子今天的成就除了归功于妈妈耐心的“唠叨”外,或多或少上也跟他天生条件(同学与先生都是医生)有很大关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